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从冰丝带国家速滑馆到国家体育馆如何走呢

亚洲最大的速滑馆在哪里?

北京国家速滑馆,又叫“冰丝带”为亚洲最大的速滑馆。 国家速滑馆不只颜值高,其设计也融合各种高科技和人性化元素,着力提升运动员的参赛体验和观众的观赛体验。国家速滑馆采用全冰面设计,冰面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目前亚洲最大的冰面。与此同时,国家速滑馆还是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的冰面,也是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场馆。 这一技术的使用不仅是对“绿色办奥”的实践,也为运动员提供了“最快的冰”。国家速滑馆公司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马进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场馆能为运动员创造的两方面比赛条件:一是更小的空气阻力,但由于北京属于低海拔地区,空气密度相对较大,因此团队将关注重

冰丝带距离鸟巢多远?

冰丝带距离鸟巢3.5公里。

从“鸟巢”到“冰丝带”,两座标志性奥运场馆的直线距离约3.5公里。作为“双奥之城”,继鸟巢、水立方之后,北京奥林匹克标志性建筑群又多了一座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这座冰肌玉骨的冬奥场馆。

国家速滑馆灵动飘逸的22条“冰丝带”代表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年份,是一座智慧场馆。置身其中,会让人处处感受到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鸟巢整个体育场结构的组件相互支撑,形成网格状的构架,外观看上去就仿若树枝织成的鸟巢,其灰色矿质般的钢网以透明的膜材料覆盖,其中包含着一个土红色的碗状体育场看台。

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中镂空的手法、陶瓷的纹路、红色的灿烂与热烈,与现代最先进的钢结构设计完美地相融在一起。

建筑特色

冰丝带国家速滑馆自2017年开始施工建设以来,无论是从建造技术还是建设速度,均体现了我国当前建筑行业的最高水平;在设计理念、技术工艺、材料选取、场馆运营等方面,场馆充分体现绿色、环保、节能、低碳、可持续性等诸多特点。

鸟巢国家体育场坐落于奥林匹克公园建筑群的中央位置,地势略微隆起。它如同巨大的容器。高低起伏的波动的基座缓和了容器的体量,而且给了它戏剧化的弧形外观。汇聚成网格状就如同一个由树枝编织成的鸟巢。

在满足奥运会体育场所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的同时,设计上并没有被那些类同的过于强调建筑技术化的大跨度结构和数码屏幕所主宰。体育场的空间效果新颖激进,但又简洁古朴,从而为2008年奥运会创造了独一无二而又史无前例的地标性建筑。

冰丝带体育馆在北京什么地方?

“冰丝带”速滑馆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与鸟巢、水立方交相辉映,成就夏季、冬季两个奥运的传奇。

速滑馆东侧约600米,是森林公园的主峰“仰山”,受人工堆土所限,山高仅48米,却是北京中轴线从城市通往自然的北端点,取“高山仰止”之意,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速滑馆建筑体量巨大,但不应该与仰山争锋,因此冰场自地面下沉一层,使建筑高度远低于仰山山脉。

特点

国家速滑馆外立面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弧度,幕墙外有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冰丝带”。这种外形设计,呼应了速滑馆的主要功能,在进行速滑运动时选手在冰面划过的痕迹就呈丝带状,也寓意选手如丝带般翩翩起舞,展现最美的英姿和风采。

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是如何筑梦冬奥的?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它的外形上由22条晶莹美丽的“丝带”状曲面玻璃幕墙环绕,与明亮剔透的超白玻璃相结合,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留下的滑行轨迹,它与雄浑钢结构的“鸟巢”、灵动膜结构的“水立方”相得益彰,共同组成北京这座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标志性建筑群。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设计图时,就被震撼了。那动感的造型,体现了速度与激情,还有那极具想象力的设计,彰显了我们国家的文化与自信。”国家速滑馆运行中心经理刘源洁在研究生还未毕业时,就已经参与到了国家速滑馆的项目当中,“我很荣幸,能够见证国家速滑馆以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跃出图纸,以令人澎湃的中国方案创造着‘中国奇迹’”。

国家速滑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形象地看,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场馆的上方,不过这个球拍不是由树脂纤维制成的,而是由钢索编制的,所以我们也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编织天幕’。”刘源洁说。
她介绍,“‘天幕’的索是高钒密闭索,它的承载力非常强,防腐蚀力也很好,但当时能生产出这种材料的工厂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我们的工程师考虑到价格成本、供货时间和常规维护等问题,决定打破技术垄断,自己研发”。

2019年3月,“天幕”编织顺利完工,我国自主设计的钢索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改变了钢索只能依靠进口的局面。刘源洁说,“看到第一批运到现场的钢索,我热血沸腾,仿佛钢索里也流动着中华民族的血液”。

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如何织就?

晶莹顺滑,具有典型汉代丝绸之美的丝带曲面玻璃幕墙,飘逸灵动,尽管宏伟,展现出了我们国家传统的丝绸之美,浙大教授团队公开揭秘了北京冬奥会,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有着超大跨度的索网结构建设,展现出了古典美和现代科技的碰撞

“冰丝带”屋顶系统设计为马鞍曲面结构。由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组成,编织鞍形索网,长跨度198米,短跨度124米。每个索网重几吨。只有通过精密的设计,才能将丝带编织成网。

在建设中,索网受力状态是要时刻观察的,一点疏忽就会影响施工的质量,对建筑要求极高。为了更好地了解钢缆的状态,罗尧治的团队在工地安装了自主研发的无线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和建筑的受力情况,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该团队在工地一进行数据处理,始终监测穿线编织大网络的各个节点,为建设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建设方表示:“浙江大学的无线传感器就像一双眼睛,注视着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

无线传感器在施工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施工完成后的“冰丝带”仍然通过监控的方式进行远程测量。团队的许贤教授表示,他们的团队监测了国家速滑馆的六类参数,包括应力、位移、加速度、温度、风压和索力。测试点数量达到1000多个,是最大的单体建筑结构。

浙江大学罗尧治团队的监测系统全自主开发设计,自2010年起应用于国家体育场“鸟巢”运行监测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监测。

“冰丝带”施工期间,团队采用12:1比例模型对冰丝带大跨度索网屋盖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模型试验研究,解决了屋面施工难题。

设计是困难的。从图纸上把‘冰丝带’建成冬奥会的地标性场馆同样困难。如何将铺设在地面上的索网顺利提升,哪些索在到达屋顶高度后需要张紧索网,以及最终能承受多大的误差,各项数据都需要观察敏感性。该团队创建了国家速滑馆模型的简化版本,以模拟索网结构的整个施工过程

北京舞动的“冰丝带”与雄浑的钢结构“鸟巢”和柔性膜结构“水立方”共同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双奥运城市”标志性建筑群。在这背后,浙江教授专家团队的科技智慧和实力功不可没

相关文章:

  • 哈萨克斯坦能不能举办奥运会2022-08-30
  • 北京市西城体育局下面有羽毛球协会吗2022-08-29
  • 为什么要举办体育产业博览会?2022-08-28
  • 新浪体育上耐克鞋是正品吗2022-08-28
  • 短道速滑3000米接力要跑多少圈(奥运会标准场地)2022-08-27
  •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1般是在几点钟2022-08-27
  • 哪里可以看德甲全场回放 pp体育和直播吧都看不了了2022-08-27
  • 伦敦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开幕,8月12日闭幕。这次奥运会历时多少天2022-08-26
  • 在海南做体育用品行业行吗2022-08-25
  • 我是三级残疾证上肢体单肢残疾如何参加体育比赛和考二级运动员证?2022-08-23